句子


1

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。天下难事必作于易,天下大事必作于细。是以圣人终不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

2

天有道,则无常道。事于道,则天有道看与事则无常,无常则明,明则通,则世事洞明。世事洞明则世事可治愈渐达佳境。

解释: 天如果真的有直指究竟的道,也肯定不是一直不变的道。做事依照着前人经验,则“道”看似有规律可循,其实世事无常没有相同一件事,懂得无常的道理就能把事情看清楚,把事情看清楚了就能做到通达。明白世事无常,才能看清一切事物“无常”的本质,看清本质就能做到通达,通达则洞明世事。世事洞明,才可能治愈一切事。看透世事无常来去皆好的本质,人就能做到通达,通达则洞明世事。世事洞明,自然可以治愈一切事。人能够活成这样的通透,当然就没有任何挂碍,也就步入了人生最妙的佳境!

3

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,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淫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治性。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。

4

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

(注:横渠四句教:第一句,为天地立心,这句话的前提是天地是没有心的,那什么有心,人有心?人有心之后,天地才有了心。人为天地所立的心称为道心,在认识论的层面去为天地所立心。人不知,人不相,人不愠。第二句,为生民立命,说人心,要帮助人构建价值观,要让人心基于正道,构建价值观。只有当一个人构建其了完备自洽的价值观,价值观得出了一个关于人生的终极价值判断,这个价值判断才叫做命,古时候叫“天命”,现在叫“使命”。有了使命我们才能用尽一生去追求,才不会犹豫不决,才不会彷徨不前,才能够“虽千万人吾往矣”。第三局,“为往圣继绝学”,说的是要学习之前的知识,要不断打磨之间的价值观,不断迭代这个时代的价值观。“苟日新,又日新,日日新”。第四句,为万世开太平,怎么才能为万世开太平?哲学家们只是用不用的方式解释世界,问题在于改变世界,实践,理论联系实践,中国的经典从来都是强调实践的,允执厥中”,也就是“中庸”,什么叫“中庸”?“中”的标准就是“仁”,“庸”则是“用”,是时时刻刻、千秋万世的“中用”,不实践怎么能中用呢?所以孔子说“游于艺”,不但要具备付诸实践的才能,还要在领域内追求极致,做到“游”,也就是“游刃有余”。唯有如此,才是“君子不器(而无不器)”,才能做到“无为而无不为”,才能“为万世开太平”。探讨自然与社会的基本规律,为民众摸索出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,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,为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。概括而言,就是探索精神,担当精神,奉献精神,使命精神。很高大上吗?不,这只是读书人本分而已。)

5

真正的理性从来都是当下的,从来都是实践的,而实践,从来都是当下的理性。

6

这是一个纷纷扰扰的滚滚红尘,众生沉迷而不求解脱,驱使着尘世中的我们有时也不得不加入其中滚一下;这是一个没有方向的名利场,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念,且价值观单一,在单一的价值观之下,为了同一个东西,大家便如丛林法则中的生物一样,让名利场成为一个绞肉机。

注:人总是要死亡的,生命的起点到终点,生命又有生命意义。这个过程就是意义,死亡是告诉我生命的意义就是感受过程,不用太多的去忧愁什么,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。

焦虑,欲望,犹豫,焦虑对未来事件的过度担忧和恐慌,对未来的迷茫和没信心。怎么解决这个问题,感受过程,活在当下,专注于眼前的事,不必胡思乱想。静坐,或许是一种回归当下,摆脱头脑中的忧虑的方法。
欲望是有好坏之分的,好的欲望能帮我们正向成长,但是不好的欲望却是阻碍成长的绊脚石。要想破除欲望之贼,就要学会舍弃。舍弃不是失去,而是另一种获得。不要害怕舍弃,舍弃一件事物的终点和获得另一件事物的起点重合于一点。
犹豫,面对事情犹豫不决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。在决心做事时;就立刻去做,不要考虑事情的结果。做事的过程中不断磨砺自己,在事情中做到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感受过程中的快乐,这样自然不会害怕因为选择错误而带来的失败。
“ 坐中静,破焦虑之贼;舍中得,破欲望之贼;事上练,破犹豫之贼,三贼皆破,则万事可成。”

长寿秘诀就是生活规律;成功秘诀就是坚持不懈。成功有时不需要精明,更依赖坚持,稳重坚守就是成功。)


句子
https://chenlidbk.xyz/2024/04/02/juzhi0/
作者
chenchangqing
发布于
2024年4月2日
许可协议